年終總結 | 三黍生物2023年度活動盤點
回首過往,采擷時光。
2023年的答卷緩緩展開。
這一年,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變化,
我們一如既往地腳踏實地。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不斷實現技術的突破,
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服務。
前進的每一步,都歷歷在目。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到,
三黍生物的2023。
共青團崇川區委組織舉辦“青春崇川 爭先有我”——崇川區紀念“五四”運動 104 周年暨首屆十大杰出青年頒獎典禮。三黍生物創始人、CEO 周文智博士榮評“崇川區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江蘇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黍生物)與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功能性多糖高效合成,結構解析,功能活性以及產品應用等領域展開廣泛戰略合作,推動植物功能活性成分研究和產業化。
本次入選,是對三黍生物在科研服務領域取得成果的認可、鼓勵與鞭策。近年來,三黍生物以專業的科研技術服務,依托過硬的技術累積,堅持自主創新,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競爭力,幫助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提供科研實驗數據檢測服務,為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
三黍生物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加速植物基新材料創新應用場景開發
江蘇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黍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南通投管領投,知耕基金跟投。所募資金將用于研發植物基新材料,搭建質譜多組學、淀粉多糖研發平臺,加快植物基新材料創新應用場景開發落地,構建全產業鏈生產布局。
這一年 ,三黍生物參加了三十場會議,在全國各地都留下了足跡,同業界的精英們溝通交流,聚焦科技前沿,共話創新未來,我們挑選并整理了部分會議,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第八屆國際生物基產業應用展覽
三黍生物受邀攜特種薯類淀粉及工業制品參加此次行業展會,與來自全球科研院所及領先技術企業的1500+業內頂級專家分享科技成果,交流綠色應用。
進入2023年,國內外關于塑料污染防治的政策愈加嚴格,限塑措施不斷升級,“生物基、可降解、低碳、可再生”理念產品將逐漸深入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三黍生物致力于從原料端革新材料,用植物解決環境問題。展會期間,憑借國際獨有的特種薯類淀粉優勢,吸引著來著科研、企業、投資機構的與會人員絡繹不絕的來到展臺,進行特種淀粉的應用探討與交流。
2.原料創新新趨勢—植物基新材料技術商業化研討
三黍生物協同知耕共同舉辦《原料創新新趨勢—植物基新材料技術商業化研討》主題活動,與行業大咖近距離暢聊植物基創新技術及應用前景。本次商業研討不僅是植物基新材料的分享、收獲特種淀粉無限可能的平臺,也是資源“共享”垂直產業鏈的深度對話。
“在當前大環境下,石化產能的快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三黍生物通過特種改性淀粉,進一步推動節約能耗、減量減排,讓世界變得更加清潔。”三黍生物CEO周文智博士在《特種淀粉植物及新材料的無限可能》的發表中表述了三黍生物肩負著的使命。植物基材料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傳統原料市場引來了巨大變革,生物基材料將逐漸替代傳統化工產業,為人類打造清潔能源的未來。“我們期待成為世界級特種淀粉的生產商和供應商!”三黍生物協同“圍繞生物基新材料原料創投孵化企業”知耕同行,共同為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增添加瓦,創造無限可能。
3.木薯產業技術體系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會暨質量與安全檢測技術培訓會
會議由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主辦,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江蘇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黍生物”)聯合承辦。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長,如皋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鳴華,國家木薯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李開綿,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研究所所長、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崗橫向體系首席、研究員錢永忠,中國淀粉工業學會秘書長、江南大學教授洪雁,中國農科院質量標準研究所品質研究室主任、豬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研究員湯曉艷,江蘇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文智等百位崗位站長、專家出席會議。
本次論壇由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浙江大學食品生物科學技術研究所共同主辦,杭州市食品營養學會、浙江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浙江大學和南昌大學等3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對食藥同源產業現狀與展望、食藥同源功能性食品開發與創新、食藥同源物質管理與品控等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三黍生物受邀參加本次會議并設展,資深多糖產品經理李陳晨在會議中發表《功能性多糖資源的挖掘與研究思路探討》報告。
5.2023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
本次會議主題為“植物科學振興種業”,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中國作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中國遺傳學會聯合舉辦,蘭州大學承辦,與會人數近2000人,是自2010年開始舉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三黍生物作為本次會議的參展商,攜帶著淀粉、多糖、多組學應用研究和植物領域理化檢測等多項科研服務產品出席了本次會議,并憑借著詳盡深入的產品介紹和新穎的展位活動,吸引了眾多參會代表和與會人員前來溝通交流,展位前一度十分火爆。

6.第二十屆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作物年會建會60周年慶祝大會
來自全國涉農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學生及企業代表2000余人參加了會議,11.36萬人次線上觀看直播。年會以“作物科學與種業創新”為主題,進行了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墻報交流、摘要交流及研究生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
7.中國遺傳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
本次大會以“遺傳學:解碼生命、賦能經濟、引領未來”為主題,圍繞遺傳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研究進展、發展趨勢和難點熱點問題開展交流。大會內容涉及人類與醫學遺傳學、植物遺傳學、動物遺傳學、微生物遺傳學等多個領域。來自全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1800多人注冊參加了會議。17位院士和來自全國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近2000名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參會,是國內遺傳學領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本次大會由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
在中國遺傳學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選舉楊維才院士為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曹曉鳳院士為秘書長。李國紅教授被選為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