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簡介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2015年,中國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將成稻米、小麥 、玉米外的又一主糧。公司基于微型薯浸染法進行馬鈴薯的遺傳轉化操作,效率高,體系穩定。
技術路線
樣本要求
1、樣品要求
? 客戶可提供構建好的載體大腸桿菌、質粒(≥2微克)、農桿菌,但需提供清楚的篩選抗性信息。
? 客戶可只提供基因序列信息,我公司可承接基因擴增和載體構建服務,該部分單獨收費。
? 所有客戶務必填寫完整的技術需求表(請在我公司下載區下載)。
? 質粒、菌等均需要干冰低溫郵寄。
2、注意事項
? 客戶需提供目的基因及篩選抗性相關信息。
? 客戶需確認遺傳轉化的品種。
? 不接受致死性或嚴重缺陷性基因轉化服務,如果可能致死,請提前告知我公司。
? 由于生物實驗的不確定性,對于公司操作無誤但轉化失敗的,公司將正常收取部分基礎實驗費用。
品種介紹
鄂薯3號(泉引1號)

親本信息:
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泉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7914-33×59-5-86
品種特點:
葉片、莖均為綠色,無開花,有落蕾,出苗率高,出苗整齊而集中。結薯早,大中薯比例較高,有少量裂薯,無二次生長和空心,薯塊圓型,薯皮淡黃色、光滑,薯肉淺白色,芽眼淺,商品性較好。
魯引1號

親本信息: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于1979年從農業部引進的荷蘭馬鈴薯Favorita品種中,經無性系選擇和莖尖組織培養而獲得的無病毒株系。
品種特點:
塊莖休眠期短,適于春、秋兩季栽培。植株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莖稈粗壯,分枝少,因此,適合與其他作物進行間作套種。葉片較肥大,葉緣呈波浪狀,花淡紫色。塊莖呈長橢圓形,芽眼極淺,薯皮光滑,外形美觀,黃皮黃肉,食味好,品質優。
Desiree

親本信息:
Uurgenta*Depesc,荷蘭育種品種
品種特點:
葉色灰綠,生長勢強,莖粗壯,有明顯的棕紅色。花冠紫紅色,花粉多,天然果較多,結薯集中4-5塊,薯塊大,商品薯率80%以上。紅皮,肉色鮮黃,表皮光滑薯形長橢圓形,芽眼數目較少,薯形一致性較好,端正美觀,芽眼淺,休眠期較長。耐敗性中上等,干物質較高,淀粉含量15.6%,還原糖含量低于0.4%,煮后無變色影響。
大西洋

親本信息:
B5141-6(Lenape)xWauseon,1978年由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引入中國。
品種特點:
株型直立,植株分枝中等,株高50cm左右,莖基部紫褐色,莖稈粗壯,生長勢較強。葉深綠,復葉肥大,葉緣平展。花冠淺紫色,可天然結實。塊莖介于圓形和長圓形之間,頂部平淡黃色薯皮,白色薯肉,表皮有輕微網紋,芽眼淺,塊莖大小中等而整齊,結薯集中。鮮薯淀粉含量15.0~17.9%,還原糖含量0.03~0.15%。
結果示例
馬鈴薯轉化結果圖
參考文獻
1)Barrell P J, Meiyalaghan S et al.2013 Applications of biotechnology and genomics in potato improveme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11(8): 907-920.
2)Gebhardt C.2013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genome analysis and precision breeding in potato.Trends in Genetics.29(4):248-256.
3)Naess S,Bradeen Jet al.2000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 Solanum bulbocastanum is mapped to chromosome.Theor. Appl. Genet.101, 697-704.
4)Ross H.1986 Potato Breeding-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Verlag Paul Parey.
5)Tanemura Y, Yoshino M.2006 Regulatory role of polyamine in the acid phosphatase from potato tuber.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44(1): 43-48.
6) Jeong M J, Park S C et al.2001 Improvement of sal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by glyceraldehyde-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ene transfer.Mol Cells.12,185-189.